文 | 徐苑蕾
“最近有时间聊聊吗?月入”“晚上9点之后吧。”
新浪财经和王伟通上电话已经是变外卖晚上10点了,他刚从售楼部回到出租屋,千房企销“虽然没什么人来看房,售惨上送但白天还要派传单、状白去中介代理那儿刷下脸,天卖晚上打电话拉客,房晚偶尔还要听领导‘打鸡血’。月入”
如果碰巧哪天可以早下班,变外卖王伟还会做众包骑手,千房企销接单送外卖,售惨上送“每晚跑4、状白5个小时,天卖可以赚100至200块钱。房晚”去年下半年开始,月入全国楼市急速降温,作为项目曾经的“销冠”,王伟从月入3万变成底薪3千,佣金从以前次月发放变成一拖就是半年。
楼市下行,房企阵痛,一线的地产营销人正在过冬。随着各地楼市政策松绑,他们何时才能迎来暖阳?
收入差10倍 房企销售转行送外卖?
王伟是个95后,在房企做销售的这几年里,用他的话来说,感受过“躺平”也能赚钱的热潮,也正经历着低谷的煎熬辛酸。
他目前所负责的项目位于某个新一线城市,刚需盘定位,去年一季度正式开售。回忆起开盘时的盛况,王伟说,周末来看房的客户一天最多有100多组,整个项目一个月就能卖出150至200套房子,“同事们都累到宁愿躲在后楼梯休息,也不想再出去接待客户了。”
不过去年年底,王伟观察到风向变了,看房客户和成交数量都大打折扣,“现在周末也就几十人来看房,项目月成交量也只有30套左右。”
王伟所面临的状况正是当下国内楼市的缩影。由于大型房企被抑制了融资渠道,叠加销售端按揭放款放缓,自2021年7月开始,国内楼市成交连续多月大跌,从价格下调的速度来看也刷新了历史纪录。
今年年初,多地新冠疫情的复发,则让形势更加严峻。根据克而瑞统计数据,1-4月,百强房企累计销售规模同比腰斩,同比大幅降低50.2%,降幅较一季度进一步扩大;4月单月业绩同比降低58.6%,环比降低16.2%,环比降幅大于近年同期水平。
(2022年1-4月百强房企累计业绩表现及同比变动,亿元 来源:克而瑞)
王伟透露称,行业光景好的时候,每个月收入起码达到税后3万元,但是最近一年,大部分时候都只能拿到3000元的底薪。哪怕有佣金收入,公司也要拖欠至少半年才会发放,而以前一般会根据回款时间,比如客户付齐3成首付或者银行正式放款后,次月就能收到佣金。
底薪只能勉强覆盖生活成本,于是去年年底开始,王伟白天拉客、卖房,晚上就“转行”做起了外卖众包骑手。“我们下班时间不定,众包的话时间比较自由,有空的话就跑一下,每晚4、5个小时,可以赚100至200块钱。”
和王伟一样,楚良也早已习惯踩着月色下班的日子,晚上9点过后才吃饭已经成为他的日常。楚良在某家国企开发商担任营销总,今年背负着的区域销售指标达到上千万。
“其实以前国企都很佛系的,但是现在环境不一样了,公司压力很大,个人压力也很大,业绩不达标,降薪、年终奖打折都是肯定的,最怕是被调岗甚至裁员。”楚良说。
根据楚良的介绍,今年其所在的开发商对业绩制定了更细化的指标,不仅只针对住宅业务有回款要求,也考核商铺、车位等产品的去化。另外,不管是总部营销中心还是区域营销中心,全部高管都得到售楼部去监督支援。
事实上,在下行周期,房企高管下沉一线非常普遍。郁亮此前就曾表示,万科已取消集团合伙人层级,即通常意义上的高管,“所有人都要下沉到前线。”华润置地则在3月份提出了营销管理导向,公司管理层下沉一线,调动一切资源支持营销,同时也会强化提升营销的组织能力。
政策“救市” 效果何时才能显现?
行业阵痛之下,房企营销部门只能积极自救,不管直接给出折扣优惠,还是打着特价房、全民营销返佣的旗号,以价换量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手段。
根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,五一期间,30强中就有超6成的房企推出了区域和集团层面的营销活动,方式上仍然是集团造节,各区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优惠内容,营销力度也明显增强。
以王伟的项目为例,开盘时,项目均价约为3.3万元/平方米,去年年末行情差的时候则调整至2.8万元/平方米,今年年初试图涨价,谁料又遇到疫情来袭,所以五一再次调价。
“虽然现在是尾盘阶段了,但是价格确实下调了15%左右,之前已经引起了个别业主的不满,有人甚至吵到售楼部要赔偿。”王伟说。
而在政策端,今年以来,各地稳楼市、救楼市的刺激政策此起彼伏,从三四线城市到强二线城市,政策工具箱的口子越开越大,包括公积金首付下调、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加、购房补贴、税费优惠、房贷利率下调等。
尤其是3月1日“郑州19条”政策出台,打响了“一揽子松绑”的第一枪。取消或放宽限购、限贷、限售等政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个城市的文件上。
根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4月末,全国已经有超100个城市松绑楼市政策。不过即便如此,目前来看,市场对政策的反馈平平,销售端依然不见明显起色。
“去年五一假期几天,我一个人就卖出了3套房子,但今年五一只卖出了0.5套。公司规定每人必须得完成1套的基础任务,多卖1套可以奖200块,但完成不了指标就要倒扣100块。”一位佛山地区的房企销售人士告诉新浪财经。
要知道,在这一轮楼市松绑潮中,去年下半年就上演量价大跌“剧情”的佛山,是大湾区率先释放出救市信号的城市。4月下旬,佛山住建局发布新规,满5年的商品房不计入限购套数。
但前述房企销售人士对佛山后市依然不太乐观。在克而瑞广佛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看来,目前制约楼市需求释放的因素来自多方面,并不像之前只是纯粹因为调控限制,还包括房企暴雷带来的购房者信心危机、疫情不确定性带来的居民预期减弱等,因此仅仅是楼市调控政策松绑未必就有很强的救市效果。
“特别是对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而言,虽然它们的政策松绑空间更大,但是购买力不足,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。而基于‘三稳’的调控目标,最不缺购买力的一二线城市又不具备大幅松绑调控的条件。以上种种,都是制约楼市成交放量的问题关键,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,也需要耐心。”肖文晓表示。
从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,市场观点普遍认为,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利好会不断释放,购房者信心也会慢慢修复,下半年销售成交很大概率会企稳回升,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。
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则指出,今年从“政策面”到“市场面”本身的传导周期会偏长,换言之,除了部分一二线热点城市外,上半年的政策放松在全国层面的体现更多会在下半年出现。
王伟告诉新浪财经,他还会继续等待,行情好转了就不会再跑单送外卖。他还想着跳槽到另一家规模更大的房企,“已经和对方销售团队的人接洽过,现在就等着他们下半年新项目开盘了。”
(应采访者要求,王伟、楚良均为化名)